旅行者 1 号和旅行者 2 号有什么区别?哪一个飞得更远?
当两枚探测器以每秒17公里的速度刺破太阳系的黑暗时,它们的名字注定成为人类文明的丰碑。旅行者1号和2号这对"孪生兄弟"已在太空中孤独飞行47年,累积飞行距离超过240亿公里。但鲜为人知的是,这对看似相同的探测器,在星际马拉松中竟上演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剧本。

星际双雄的诞生密码
1977年NASA启动的"行星大巡游"计划中,旅行者号双胞胎被赋予了改变人类认知的使命。看似相同的金色身躯下,旅行者1号装备了更强大的姿态控制推进器,这决定了它注定要承担更激进的飞行任务。而2号则携带了改进型行星射电天文实验设备(PRA),这个微小的差异使其成为太阳系四大巨行星的"专业摄影师"。
在发射时序上隐藏着精妙设计:2号其实早于1号16天升空,这种看似反常的安排实则是为了利用特殊的行星排列。1号沿着精心计算的弹道轨迹直扑木星-土星路线,而2号则需要完成更复杂的"行星接力"——连续探测木星、土星、天王星、海王星四重奏。
分道扬镳的探索轨迹
当1号在1979年3月近距离捕捉到木星大红斑的狂暴漩涡时,它的CCD相机记录下的数据彻底改写了行星大气动力学理论。而2号在4个月后抵达时,却将镜头对准了木卫一的活火山群,首次证实地外天体存在地质活动。这种差异化观测策略使NASA收获了双倍的科学红利。
在突破太阳系边界的关键时刻,1号于2012年8月率先穿越日球层顶,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。此刻它的同位素温差发电机已持续运转35年,仍在以每秒1600比特的速率传回宇宙射线的神秘数据。而2号直到2018年11月才跨过这道无形屏障,但此时它携带的等离子体波仪器却记录到更完整的日球层结构数据。
永不停歇的星际信使
截至2024年6月,旅行者1号已抵达距离地球245亿公里的深空,相当于地日距离的163倍。它以每年3.6天文单位的速度持续远离,这个纪录直到300年后才会被新视野号打破。而2号的229亿公里征程同样震撼,它的独特价值在于完成了太阳系四大巨行星的"全家福"拍摄,这项成就至今未被超越。
在能源供给方面,两艘探测器正上演着"生命倒计时"。1号的钚-238核电池每年衰减4瓦特,预计2036年将永远沉寂;而2号因额外搭载了行星际等离子体实验仪,可能提前5年停止运作。但它们携带的镀金铜唱片仍在永恒旋转,上面刻录着地球之声的55种语言问候,以及90分钟的人类文明声音样本。
当银河系的星光第180亿次洒在旅行者号的镀金铝壳上,这两艘人类文明的"时空胶囊"仍在续写着前所未有的深空传奇。1号用距离丈量着人类的勇气边界,2号用数据绘制着宇宙的认知图谱——这场持续半个世纪的星际竞赛没有输家,唯有星辰大海见证着这对探险双子的永恒荣光。